上半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全國居民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居民基本生活類消費支出持續穩定增加。
一、全國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分城鄉看,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3元,名義增長3.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名義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2.2和2.3個百分點,主要是受益于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和以工代賑投資力度加大以及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價格持續較高、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55,比上年同期縮小0.06。
二、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平穩增長為居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撐
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增長。上半年政府不斷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05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名義增長)4.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8%。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規模18124萬人,比上年同期下降0.6%;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43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
經營凈收入增長相對較慢。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1.5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居民一產、二產和三產經營凈收入分別增長1.6%、5.0%和3.5%,其中三產經營凈收入受疫情影響較大。在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價格持續走高、部分鮮菜鮮果價格上漲等有利因素的拉動下,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農業經營凈收入增長11.1%。但受上半年生豬價格下降和成本上升影響,農村居民牧業經營凈收入下降8.1%。上半年,農村居民第一產業經營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6%。
轉移和財產凈收入增長較快。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33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對居民增收和民生保障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其中,受去年下半年各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相繼提高翹尾因素等影響,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長7.5%,社會救助和補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6.2%。各地區為保障糧食安全,持續加大強農惠農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國居民人均現金政策性惠農補貼比上年同期增長16.8%。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6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
三、居民消費支出受疫情影響增長有所放緩,但基本生活類消費保持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5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8%。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77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88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4.8和4.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以及疫情對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影響較小。
居民基本生活類消費繼續穩定增長。各地區各部門加大保供穩價工作力度,積極做好糧油肉蛋奶等民生物資的生產供應,確保了居民基本生活類消費的穩定增長。上半年,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36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6.0%,其中受居家時間增加影響,水電燃料支出增長12.0%,住房維修及管理支出增長11.1%。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2.6%,其中汽柴油價格上漲帶動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增長18.5%,居家時間增加帶動通信服務費支出增長6.6%。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2.6%,其中醫療器具及藥品支出增長5.4%。
受疫情影響服務性消費增長有所放緩。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503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3%,增速慢于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個百分點,主要是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性消費支出下降10.0%。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2.8%,比上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居民服務性消費有望逐步恢復。(文章采集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官方網站,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